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观点

新疆克拉玛依有个受学生爱戴的“吐爸爸”

2016-09-09 19:22    人民网 记者 韩立群

  

  

  

  吐尔逊麦麦提·艾麦提江在校园。韩立群 摄

  9月7日,见到吐尔逊麦麦提·艾麦提江时,他正在新疆电视台录制教师节节目,一身藏蓝色西服,很是精神。“这套西服一年也穿不了两次。教师节是我们的节日,很自豪。”吐尔逊麦麦提笑着说。

  吐尔逊麦麦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学生辅导员,50岁的他,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已经17年。“我喜欢这个岗位,我离不开学生。”吐尔逊麦麦提说。

  吃住都和学生在一起

  1987年,吐尔逊麦麦提因表现优异,毕业后留校。1996年开始当班主任,2000年任辅导员,至今,这两个身份依然没有变。

  他是学院年龄最大的辅导员,也是最忙的老师之一。他是2个班的班主任,要上4个班的就业指导课,还有2个班的德育课。“我最喜欢的是和学生在一起。”

  推开B6号学生宿舍楼104—4号房门,上下两层的铁床,下面是书桌,上面是床,整齐、干净。

  “我就住这儿,两年了。一起住的还有两个学生。”吐尔逊麦麦提指着右侧靠里的床说,“我是做学生工作的,和学生住一起方便。”

  早上,吐尔逊麦麦提和大家一块儿起床、跑操、吃早饭;晚上学生上自习,他要到教室去看看;学生们睡觉了,他还经常到宿舍看看都回来了没有。

  “他啥时候都很忙,一直有干不完的事,都是学生的事。” 杜玉兰老师和吐尔逊麦麦提共事了20多年,“他原来住在教师公寓,为了多和学生接触,他搬到了学生宿舍楼。”

  “做事专一是吐尔逊麦麦提的优点之一。”学院院长王和评价说,“他爱学生,学生也爱他。他朴实无华,用真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切实将学生的思想德育放在首位,在普通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我们叫他“吐爸爸”

  已经工作、成家的罗元庆是计算机专业0351班的学生。这个班是3+2学制。2003年初中毕业入校,2008年大专毕业。

  “一入校,我就被吐老师盯上了。”罗元庆回忆说,自己从小就十分任性,中小学时,一直是孩子王,吊儿郎当。

  “为了管好罗元庆,我在他们宿舍住了一个月。”吐尔逊麦麦提说。

  “我受不了了,就逃课。跑到哪里,都被吐老师和同学‘揪’回来。” 罗元庆说,“太烦他了,背地里叫他‘老吐’,但时间长了,石头也能焐热了。他是真心为你好。哪天不见,还真想他。”

  有一天,罗元庆对吐尔逊麦麦提说:“我给您当儿子,您给我当爸爸吧。”这以后,罗元庆果然开始叫吐尔逊麦麦提“吐爸爸”。现在,叫“吐爸爸”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学生叫他吐爸爸,是由衷的。” 信息工程系副教授吐尔尼沙·热依木说,“他对学生充满了热情,为学生服务有旺盛的精力。他的脑子里,装满了学生的信息,问他,他随时能说出来。”

  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

  学生们最开心的有两件事,一是给他过生日,另一个是请他参加婚礼。

  有一天,一个学生打电话给吐尔逊麦麦提,说有急事,让他到某地。一间房子黑着,他推开门进去,灯突然亮了,一个大蛋糕出现在眼前。50多个同学齐声喊道:“吐爸爸,生日快乐!”他站在那里,好一会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和许多同学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他不让学生给他过生日,有的同学就偷偷把花送到他办公室。

  十几年来,他带过的学生有多少,自己也记不清了,但是,毕业后学生们都以能请到他参加婚礼为荣。学生朱明凤为了他能见证自己的婚礼,特意改了婚期。

  软件1431班的学生关幼平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我们一个同学请他参加婚礼。他认真写了讲话稿,不熟悉的汉字还标上了拼音。他对学生的事,总是那么认真。”

  学生的父母来看孩子,毕业的学生回学校,经常在他家住。“住宾馆的钱,省下来不好吗?” 吐尔逊麦麦提说。人多住不下,就多铺点褥子,打地铺。

  学校贫困家庭的孩子多,他总是尽量给他们争取各种资助,没有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影响学业。他经常打饭和学生一起吃,或者把自己的饭卡让学生用。

  今年5月,吐尔逊麦麦提当选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在高职院校里,他是唯一的。

  《人民日报》( 2016年09月09日 09 版)责编:马冰倩(实习)、韩婷

原标题: 新疆克拉玛依有个受学生爱戴的“吐爸爸”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