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晓
现如今,一些单位在推动工作时,层层开大会、制方案、喊口号、作部署,最后到了村居这里,却渐渐失去了功效,在“最后一米”上卡了壳。工作落实最终需要一批扑下身子、踩泥实干的人。正如加快乡村振兴、推动新旧动能转化、加快脱贫攻坚等工作,如果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连村居都不曾到过,和困难群众也不见面,很难想象,关起门来“憋出来的”方案或措施,能有几分成效?
调查研究是基本功。正如毛主席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所提倡的那样,对负责的工作应该达到“胸中有数”、如数家珍的地步,尤其对数据和信息要做到“门清”。反观一些“屋里憋型”的干部,有的推进工作就是“电话、批示、讲话”,有的用遥控指挥代替现场调研,用二传“汇报”代替实地查看,有的领导干部用“纸来纸去”“表格漫天”,折腾了自己、折腾了机关、折腾了基层,作为服务对象的广大群众有问题反而没有地方反映,下情“达”在了“梗阻上”,基层意见不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摸不透群众的“脉”,谋划推进工作并非基层需要,出现了“两张皮”“水土不服”,因为脱离了群众而浪费了大量精力和物力。
干事创业想要善作善成,恰恰就需要“一竿子插到底”这么一股劲。下村踩泥,踩出的是底气。到一线掌握实情、村情、户情,紧扣群众需要,就抓住了成功干事的“牛鼻子”,就能推动任务尽快落实,赢得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下村踩泥,踩出的是问题。途径“观光大道”,更深入“羊肠”胡同,基层党建的、群众致富的、社会治理的、民生改善的,各方面的遗留问题、工作短板,都会“尽收眼底”,在“疙瘩打结”“矛盾扎堆”的地方用心用力,也就打到了工作机制完善、服务能力提升的要害所在。下村踩泥,踩出的是感情。尤其是当干部工作遇到困难、思想出现迷茫的时候,近距离面对面倾听群众的诉求,重温艰苦朴素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得以增强,团结引导群众的“统一战线”也在无形中形成。下村踩泥,还会踩出修养。到基层去现场办公,一边帮助解疑释惑、帮困解难,一边接受群众的质问和监督,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学习群众追求幸福的笃定和不懈奋斗的作风,修养和形象也会得以展示和提升。
下村踩泥,不失为一种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体现的是主动担当、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和为民宗旨的题中之义和客观要求,是当好新时代合格答卷人的必备素质,值得学之试之用之,且行且珍惜,更值得发扬光大,形成一股到一线狠抓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尚潮流。
编辑 王译齐
原标题: 打通“最后一米”不能少了“下村踩泥”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