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观点 理论动态

把握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机遇

2025-01-05 07:20    新华网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对2025年“三农”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安排。其中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精准把握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明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任务,是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必然要求。

  综观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农业机械化、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等发展趋势明显,许多国家对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关注度也在持续提升。

  机械化更加普及。农业现代化先行国家通过将先进的机械设备和设施在粮食作物、非粮作物等全领域普及,对农业种植、养殖、管理、收获、加工等全过程覆盖,在平原、丘陵、山地等全空间运用,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手工劳作向机械化工具大规模应用转变,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目前,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率平均值在90%以上,美国农业机械化率已达到95%。

  智慧化更加广泛。随着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关键核心技术全面突破,农业现代化先行国家更加注重发挥数字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叠加、放大效应,加快建设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并在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环节广泛运用智能设备和技术,推进农业生产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很多国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对农田进行精准管理,使用智能农机、无人机、传感器等设备,通过大数据对农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指导农业生产,以及在智慧农业中使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

  绿色化更加鲜明。伴随人类生产生活面临的自然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增加,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欧美和日本等国从20世纪初期就开始发展和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农业演进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实现生产方式更加可持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化、绿色化加速转型。一些国家采用节水灌溉、农业耕作和养殖有机化、化学农药减量化、种养模式循环化、农机装备绿色低碳化等方式,以此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融合化更加深入。农业现代化先行国家注重通过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托管业、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等多元化业态,形成“农业+”多元融合的产业互动模式,打造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进一步挖掘和提升优质农产品资源价值,实现农产品品牌溢价效应。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非常发达,农产品附加值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平均为3.5∶1。

  农业产业链韧性趋强。近年来,农业现代化先行国家更加重视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努力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种业自主、生态系统良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耕地安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防范和应对农业生物灾害、农业环境污染风险以及复杂国际形势变化。发达国家的育种技术自给率在90%以上,美国、丹麦、荷兰等国在奶牛、肉牛、猪和家禽等畜禽育种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法国、美国、德国、英国的谷物自给率分别为130%、128%、84%、70%,有的国家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出口一部分。

  我国是农业大国,无论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需要农业充分发挥重要基础作用。随着农业生态化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数智技术向农业广泛渗透,我国农业现代化逐步由科技化步入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阶段。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1.8亿斤,有史以来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仍存在农业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相对落后、部分粮农作物和畜禽的育种能力不强、农业生产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需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推进等重要机遇,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机械化为基础,以智慧化为动力,以绿色化为引领,以融合化为支撑,以强韧性为保障,抓好关键任务,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以农业机械化扩容提质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积极推广农机装备“上山”,“以机适地”或“以地适机”,拓展机械化多场景应用,提升机械化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效率。补齐果蔬、中药材等非粮作物在机械化方面的短板,促进各类经济作物的农业机械化范围拓展。研制和推广适用于多场景的畜牧养殖机械装备,扩大畜牧养殖机械装备规模,以机械化带动畜牧渔业生产向现代化转型。

  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农业智慧化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加强农业智慧化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协同攻关,支持农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强化智慧化农业装备的自主创新成果与知识产权保护,着力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以农业全面绿色转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耕作有机化,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升农药使用效率,拓展有机生物农药推广应用范围。加大生态种养模式推广应用,促进农户内部小循环;健全农业种养社会化服务组织、生态化种养基础设施,促进种养产业中循环;推动绿色加工物流、废弃物回收利用等产业链集成发展,实现社会层面的种养大循环。

  以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持续完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强化自主品种的培育,把握种业发展主动权。完善与农业现代化相配套的市场体系,规范农产品交易市场秩序、健全农产品电子交易体系、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等,实现农业资源市场化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以强化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互促共进提升融合水平。以工业化思维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新型工业化和智能制造技术,促进农业与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信息化思维赋能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打造更加智慧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发展与农业生产相配套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城乡产业链互补,以城带乡,反哺现代农业建设。(安淑新,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编辑 齐源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把握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机遇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