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民生 民生新闻

土专家为吉桃上色 新技术为丰收放歌——解锁龙潭区吉桃种植家庭农场丰收密码

2024-09-23 16:28    江城日报全媒体

  全媒体记者 靳旭  董育新 配图

  吉桃泛红,红遍农林结硕果;果香四溢,溢满金秋喜丰收。9月20日,龙潭区金珠镇农林村吉桃种植家庭农场的果树种植大棚内,鲜桃挂满枝头,颗颗沉甸甸,引得人们一再光顾。

  

  在吉桃种植家庭农场内,工作人员吉桃种植区采摘鲜桃。

  记者到访时,工作人员正在棚内采摘熟透的桃子,技术负责人张建宽也忙活着为桃树修枝剪叶。他说:“剪掉这些顶端的枝叶,让桃树享受到更好的光照,桃子的品质会更好。”吉桃种植家庭农场占地面积近4公顷,有21栋种植大棚,其中15栋用来种桃,剩余6栋用来种苹果、李子和梨,棚外的土地也种上了李子和鸡心果。桃子是这里的主要作物,有40多个品种。

  张建宽今年70岁,在农林村种桃树已有10多年了,“我们的桃子每个基本在半斤以上,大的都能到2斤。今年预计能收获桃子10万公斤左右,又是一个丰收年。”

  吉桃如何收获丰收?在张建宽的眼中——技术是关键。“我种的桃树,密度高,曾有很多人认为密度高的种植方式行不通。但是我严格按照我自己数据标准来,控制树高和枝长,让果实在树干附近长出来,同样密度下,我的产量更高,果实更甜。”张建宽的这项技术解决了东北棚室内果树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在省内和全国多地得到推广,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喜爱。

  起垄限根是果实丰产的第二项技术。吉桃种植家庭农场所在地区是一处洼地,雨季易产生积水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肩宽选择在平地起垄,在陇上种树限制树根生长,避免因涝减产。“桃树的枝干也就20厘米—30厘米长,垄周围的温度比土地里要高,温度高,根系就不愿意生长,也就避免了受涝的问题。”除了起垄之外,一些桃树还用限根器实现了陇上种植。

  张建宽的学习之路,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哪里有桃,他就去哪里考察。用他的话说:种桃赚钱怎么赚他就怎么学,怎么赔钱的,他也要学。记者采访过程中,张建宽不断接到来自种植户、市农业科学院和客户的电话,是个十足的技术忙人。

  人们咬到桃子的一刹那,桃汁冲破阻碍“喷”了出来,鲜甜可口,软嫩溢香。这里的桃子,几乎不用到超市和集市上售卖,大部分都以采摘的形式销售,每公斤销售价格60元左右,还有一部分通过朋友圈或熟人介绍销售,市场认可度很高。当天气温为15摄氏度,和前一天相比温度下降较多,让人打颤。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人驱车前来采摘、购买桃子。农场门口,工作人员正在给刚刚摘下来的鲜桃装箱,“刚才有人来买桃子,我们称完后帮他们包装好。”

  “每年从7月份开始,陆续就有顾客来采摘,除本地之外,附近如长春、万昌等地,远一些的还有广西、香港的客人都来这里采摘和品尝,头两天这路上全车,都排着队来买。”负责采摘的工作人员徐淑范说。

  目前,张建宽正在研究无土栽培种植桃树的新模式。他将限根器由无纺布材质改成塑料材质,在限根器周围增加透气孔,里边放入由椰糠、蛭石等原料混合形成的基质用来固定植株,通过自然降水和施加营养液等方式培育果树,这既避免了果树因涝减产等问题,还能提升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松花江网编辑 陈世新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土专家为吉桃上色 新技术为丰收放歌——解锁龙潭区吉桃种植家庭农场丰收密码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