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儿童专用食品陆续摆上了各大超市的柜台,而且各大母婴连锁店也不仅仅是奶粉、辅食、纸尿裤,各大食品企业也会对儿童食品领域更加关注,因为中国家长信奉“最好的一定留给孩子”,对于儿童食品更是趋之若鹜,什么儿童酱油、儿童面条、儿童水饺、儿童榨菜、儿童饼干……认为只要有儿童二字,就是最好的,质量最优的,我们擦亮眼,看看是否真的是这样?
儿童调味品不是那么放心
儿童调味品市场中,“儿童牌”调味品以酱油、榨菜等为主,其外形讨巧、宣传健康而价格却远高于普通调味品价格,以酱油为例,大部分儿童酱油都打的低盐低钠同时添加了铁锌等元素,总体来说就是对儿童起到“食补”的作用。从2013年起,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指标中,关于钠的成人每日摄入量从2200下降到1500毫克;大幅下调了0-1岁的婴儿钠摄入量,但从调查数据中显示,中国居民膳食中钠严重超标,人均钠摄入量在4000毫克以上,其罪魁祸首就在于过度食用调味品。
而主打低盐低钠的儿童酱油并不是真正的低盐低钠,仔细看一下配料表就能发现其中奥秘,儿童酱油反而更为复杂,比如标注“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粉、食用盐、白砂糖、谷氨酸钠、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干贝、5’-肌苷酸二钠、苯甲酸钠、5’-鸟苷酸二钠、三氯蔗糖”。与普通酱油配料表通常标示“水、白砂糖、食用盐、大豆、小麦粉、酵母抽提物、食品添加剂”相比,儿童酱油多的其实就是一些食用防腐剂、铁营养强化剂以及强力甜味剂等,这只能在口感上提升儿童酱油的鲜味、甜味等,对儿童健康并无益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对婴幼儿“制作辅食时应尽量少糖、不放盐、不加调味品”。对1-3岁儿童的膳食建议则是“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更不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味精、鸡精、色素、糖精的调味品”。
儿童牛奶3岁前尽量少喝
在乳制品柜台,非常明显的位置多为儿童牛奶、酸奶及奶酪产品,主要是因为儿童乳制品关注度高、购买力强,搭配上米老鼠、维尼熊和哆啦A梦等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儿童乳制品的销量一直呈走高状态。
但是针对儿童打造的乳制品,也得仔细分辨。儿童牛奶是介于牛奶和乳饮料之间的一类乳产品,不同于牛奶的是儿童牛奶为了照顾孩子的口味,表面上宣称“采取独特配方”、“补充钙铁锌”、“开发智力”等,但配料表中除了生牛乳外,白砂糖位列第二,有的品牌还添加了蜂蜜,那么儿童牛奶主要的口感就是香和甜,这完全迎合了儿童的喜好程度,但本身牛奶是天然的动物蛋白饮料,尽可能不添加更多的成分来破坏营养和口感,反而最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对于儿童牛奶专家认为,3岁前尽量不喝或少喝儿童牛奶,牛奶蛋白分子比较大,不易消化且儿童牛奶里的糖分要高于普通牛奶,较小的孩子断母乳后可以用配方奶取代,起码配方奶是根据母乳营养的组合构成来设计的,便于吸收,营养更均衡。3岁以后可以尝试喝儿童牛奶,但尽量少喝乳饮料和饮料产品,后者对孩子实在没有太多好处。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补充道,牛奶里有一点外加成分未必不好,但它所能提供的数量十分有限,很难说在膳食整体上起到重要作用。水果、蔬菜和谷物都可以从日常膳食中轻易得到,蛋黄、坚果也无需从奶里获得。牛磺酸、DHA可以从水产品中获取,益生元可以从各种豆子和豆制品中获得。养成食用多种天然食物的习惯,才是根本。
对于儿童食品,要关注的还很多,现在有些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饮食健康,还把目光关注到了很多进口的儿童食品上,但进口食品并非没有问题,有些反而因为各国差异导致质量上的参差不齐。
更让人堪忧的是学校附近或一些小超市售卖的儿童食品,多是投孩子所好,添加了很多小玩具,这些玩具多以塑料为主,本身质量就堪忧,配搭的食品质量更是无从保证,加大监管力度,关注孩子的消费观同样重要。 (松花江网编辑 李明泽)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家庭主妇报》、《都市新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家庭主妇报》、《都市新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曹律师(法律顾问)0432-6258288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