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10月12日电 题: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三周年:新思路新科技守护人虎和谐共生
新华社记者邵美琦、孙逸轩
金秋时节,地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腹地的吉林省珲春市凭借“东北虎”这一文旅招牌,持续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从保护虎豹种群到开展自然教育,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三年来积极探索,生态保护成果不断显现。
“东北虎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之一,一度濒临灭绝。我们划出了横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面积达1.4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虎豹重建家园。”走进新建成的珲春东北虎豹自然科普馆,讲解员正在讲述虎豹回归的故事。
森林植被修复、核心区生产生活退出、虎豹迁移扩散廊道建设……在栩栩如生的珍稀动物标本和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造型景观前,游客们沉浸式感受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推进的一系列生态行动。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稳定生活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达到70只左右,野生东北豹达到80只左右。
“虽然这里不像动物园能直接看到老虎,但通过展示最新的生态保护技术,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国家公园的意义和成果。很多孩子来研学,对这种科普体验很感兴趣。”珲春东北虎豹自然科普馆战略部总监唐云松说。
在电子沙盘区,很多游客会被“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吸引,“东北虎打盹儿”“虎妈带娃巡山”等画面展现着远处山林里的勃勃生机。作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之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将“新”用在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诸多方面。
这套系统末端是分布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上万台智能红外相机。
“实现了科研保护工作的飞跃。”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利民介绍,既能实时获取野生种群分布信息并处理分析,也能对公园内主要路口和村屯进行智能化监控,形成预警机制。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综合业务处处长陈晓才表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三年来,通过重塑管理和治理体系,组建管理机构,建立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改善了东北虎、东北豹栖息地状况,促进了其种群数量显著增长,实现了对东北虎豹及其栖息地的实时监测,有效缓解了人兽冲突,改善了民生。
不仅要让原住民安心“与虎为邻”,还要让他们能够“因虎致富”。为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积极引导他们转型从事绿色产业,同时出台生态管护员“一户一岗”政策。“三天对负责的区域巡查一次,每年能增收1万元。”53岁的吉林省汪清县东光镇长荣村村民张永俊说。
另一方面,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也在逐步完善。除了制定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也在探索商业保险机制,这让原住民心里有了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新思路、新科技,为国家公园建设保驾护航。”陈晓才说。(完)
(松花江网编辑 齐源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三周年:新思路新科技守护人虎和谐共生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