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国内要闻

中国经济微观察·“节粮减损”系列 全谷物消费带动节粮减损 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2024-12-17 14:24    人民网

  记者 李栋 许维娜 魏青成 王晓啸

  【观点摘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主要粮食品种的产出率,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

  ·全谷物摄入量不足是引发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主要膳食风险因素,增加全谷物消费可有效降低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风险。

  ·发展全谷物产业可提高我国粮食资源可食化利用率,有利于促进节粮减损,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升,同时拥有胚乳、胚和种皮三部分的全谷物能更好保留谷物中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经常食用全谷物,对健康有很大好处。

  初步测算,如果当前我国的稻谷与小麦按照一半加工成全谷物来消费的话,总体每年可增加近2000万吨的口粮,相当于增加了近5000万亩的“无形良田”。

  日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谭斌在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时表示,大力发展全谷物产业,以健康谷物消费带动节粮减损可谓“一举两得”。

  谭斌介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大宗主食的生产力,有力保障了粮食的数量安全。“但对于营养安全,特别是膳食能量以外的营养重视程度不足,营养均衡膳食将是未来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之一。”

  目前,我国的主食加工与消费仍然处于精米白面的精制谷物阶段,全谷物消费占比有待提高。专家介绍,以精制谷物食品消费为特征的膳食结构,一方面,造成了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元素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等大量谷物天然营养成分的损失浪费;另一方面,导致天然谷物籽粒中20%~40%的可食用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粮食加工可食化利用率降低的问题。

  谭斌表示,从中长期看,我国当前依然存在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和水资源短缺、国内粮食需求持续增长、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等潜在风险,加之极端气候频发、国际环境不确定风险增加,我国粮食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践行大食物观有助于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谭斌看来,大力发展全谷物消费可提高我国粮食资源可食化利用率,是践行大食物观、促进节粮减损、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的有效路径。

  当前,我国人均全谷物消费占比不到谷物消费总量的1%。因此,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倡导全谷物消费带动节粮减损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全谷物产业发展受到政府、学界、产业界、媒体及消费者等的广泛关注。从2009年至今,我国已初步构架形成了全谷物产业的多维度立体推动态势。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全谷物产业,启动“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明确,推动发展全谷物产业,促进粮食资源高效利用。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鼓励消费者多吃全谷物,每天食用50g—150g的全谷物与杂豆为宜。

  “发展全谷物产业,提高全谷物消费占比,既是一件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谭斌说,要从科普与消费引导、科技创新、全链条产业推动、场景示范、标准体系建设与认证、农食医养融合及产业政策等诸多方面联合发力,实现全谷物的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协同发展,共同践行全谷物健康饮食。

(松花江网编辑 孙淑平 松花江网见习编辑 徐涛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中国经济微观察·“节粮减损”系列 全谷物消费带动节粮减损 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