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是化工生产的‘锁芯’,谁掌握它的研发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工行业发展的关键一招。”吉化研究院精细化工研究所科研项目负责人吕建辉这样说。
年仅34岁的吕建辉潜心研究催化剂再生技术,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持续技改攻关,使催化剂再生复活,不仅实现了降本压费,而且破解了国外技术垄断的“卡脖子”难题。
一直以来,吉林石化苯乙烯装置烃化、反烃化催化剂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进口催化剂价格昂贵,相对成本较低的催化剂再生技术却受国外的技术垄断和技术封锁,是买不来、要不来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卡脖子’难题……”吕建辉所在的课题组将目标锁定在“合成乙苯进口催化剂失活机理与再生工艺”研究上。
没有相关资料,吕建辉全凭自己摸索。他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设备和化学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方法,给失活催化剂、再生催化剂、新鲜催化剂来个全面体检;用小型固定床反应装置模拟工业装置,评价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经过9个多月近400次试验,结果却让人失望——失活催化剂活性恢复度不到60%,没有达到预期再生效果。吕建辉不服气,反复查找核对资料。他发现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像蜂巢一样,很难通过常规方法来恢复活性。如果排除结构性和碳含量的影响,那关键条件就是清洗过程中酸的浓度。最后,吕建辉带领攻关团队采用“焙烧—离子交换—再焙烧”方法,成功破解了最为关键的技术难题。被国外专家判“死刑”的催化剂,在吉林石化青年手中“复活”了。
为了验证这项技术,他将实验室小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提出在敞口水槽进行离子交换、将催化剂深度干燥和焙烧两步并作一步的优化方案,突破了这项技术瓶颈,年可节约催化剂购买成本900多万元。
2021年,吕建辉团队再次承接了苯乙烯装置的催化剂再生任务。经过多次筛选,他们确定了一种有机酸溶液替代危险化学品的再生原料——硝酸铵,再次完成了催化剂再生任务。催化剂回装后,工业运行性能达到进口催化剂指标。 (松花江网编辑 陈炳桥)
原标题: “80后”魔法解“锁”破难题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