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8小时外也能立案、打印领取法律文书,法官审案不必限定在现实的法庭,法官助理也不用再把成摞的纸质卷宗抱进法庭,案件办理不只靠人工监管,审理时限关键节点系统会自动亮灯提示……处处智能化、满满科技味的审判流程,如今在我市两级法院正成为日常。
近年来,我市两级法院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智”建,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全面建成“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数字化的撬动作用,加快推进智慧法院转型升级,从智服、智审、智执、智管等维度同向发力,全力打造立案“不打烊”、审判“网上见”、办公“无纸化”的智慧法院建设样板,让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更强,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科技助力
推动诉讼治理“指尖化”
“我想通过法院确认我和之前雇佣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能确认下来这段工龄我就可以办理退休了。你们采用的远程开庭,帮我解决了这个大难题,真的是太感谢了!”日前,身处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齐先生隔空向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表示感谢。
近年来,我市两级法院一体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引入多功能一体机,虚拟导诉、文书打印等智能便民设施,推广“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吉林电子法院APP等智能诉讼工具应用,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式服务,实现立案、收费、阅卷、联系法官、收转材料等各项诉讼事务“一站式”办理,把相隔千山万水的遥不可及变成指尖上的便利,用智慧法院建设的红利打通司法便民的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云开庭”打破了传统诉讼的空间限制,那么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站的出现则消除了诉讼服务的时间壁垒。
2022年11月初,丰满区人民法院率先建成自助诉讼服务站。站内设智能诉状、调解申请、材料送达、法律法规查询、诉讼风险评估、自助立案等终端。当事人不受时间限制,凭身份证随时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向法院提交立案申请、上传诉讼材料,自助完成案件查询、程序性法律文书打印和领取、法律咨询、申请在线调解等事项。
数智加持,不仅提升了司法服务的便捷度,同时也拓展了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度与深度,诉讼服务与基层治理两条曾经的“平行线”变成了一个“同心圆”。
2022年,舒兰市人民法院率先将诉源治理信息纳入当地综治中心指挥平台,并与人民调解信息化指导平台互联互通,吸纳5大专业调解组织,1483个网格、1860名网格员加入多元解纷体系,通过“多元调解室”“面对面”“云解纷”,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普法服务、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服务,实现数据在平台上互联共享、纠纷矛盾在线高效化解。
推广这一成功经验,我市两级法院诉调中心全部入驻或对接地方综治中心,通过视频互联互通开展远程信访接待、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工作。对接以来,全市法院通过音视频化解纠纷11592件,远程确认人民调解协议223件。智慧法院建设推动基层治理向现代化、精准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迭代升级
推动审判流程“无纸化”
前不久,市中级人民法院科技法庭进行了一场“无接触”式庭审活动。借助互联网和5G技术,身在异地的当事人视频画面和声音被同步传输至法庭现场的影像设备上。庭审全程录音录像,支持区块链电子存证验证、语音识别转写和电子签名,整个诉讼过程充满了智能化的气息。
这种看似超常规的庭审活动,其实在我市两级法院已是常态。
案多人少,是我市两级法院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智慧法院建设在给当事人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便利同时,怎样把法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拿出更多的精力精办疑案难案,只能向科技要生产力,智慧法院建设的更新迭代就从无纸化办案开始。
软件建设方面,市中级人民法院率先在全省法院制定下发了9个全流程网上办案工作规范。同时,对内开展全员业务培训,提高智能化办案应用水平,对外加大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宣传,提升群众对此的认知度和支持度。硬件建设方面,该院所有审判法庭全部完成庭审主机升级改造,并更新智慧法庭庭审系统。
“软硬”齐下、内外兼修,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在我市两级法院稳步推进。这一审判流程的革命,带来的是庭审感受的颠覆性变化和办案质效的跨越式提升。
过去,法庭外,小车拉卷是书记员的工作日常。如今,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在立案、庭审、合议、裁判等诉讼各环节,法官翻阅的不再是厚厚的纸质材料,而是支持语音定位、虚拟目录、智能标记的电子卷宗,办案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过去,法庭上,庭审采取人工记录,记录多为总结归纳性语言,不全面、不具体,容易引起当事人质疑。如今,科技法庭庭审采用“录像+语音识别转写”,庭审笔录直接在电脑上生成,当事人可实时查看庭审笔录、电子卷宗,庭审过程更加清晰、裁判结果更具公信力。
“就连庭审结束后的笔录签名和裁判文书盖章,也被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所替代。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真的既节省又高效。”在法院开放日活动中,沉浸式体验了庭审流程的人大代表王文感慨地说。
数智带来的变化,数据可以证明。2022年,我市两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89217件,审执结86324件,结案率96.76%,平均审理天数、服判息诉率等指标稳中向好,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数智带来的司法获得感。
整体智治
推动案件管理“规范化”
除了案件审判流程,在案件管理方面,数字化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今年3月,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新收一起帮信罪二审上诉案件。该院智能监管平台检索到其符合“四类案件”监管条件,将其自动识别为院庭长监管案件。
“有了智能案件监管平台,就像是给法院审管体系加装了一个聪明的大脑,能够弥补单纯靠人工监管带来的诸多弊端。”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廖卉说。
自2019年启用“四类案件”智能监管平台以来,我市两级法院将四类案件全部纳入智能化监督的范畴,全流程在线预警、审批、督办。截至目前,已对5202件符合监管条件的案件实施监管,充分发挥了院庭长对案件审理的全面把关作用,切实提高了案件裁判质量。
除此之外,我市两级法院还全面引入智能辅助工具,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启用类案检索工具,对同类案件裁判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一适用法律、统一裁判尺度;采用法律法规检索工具,对裁判法条引用全面把关;应用文书智能纠错工具,实现低级错误筛查和上网隐私信息智能屏蔽。同时,他们通过法智平台,应用案件质检系统等,有效筛选和区分虚假诉讼或恶意诉讼案件,自动监管办案系统长期未结案件,智能生成工作台账、加强调度督导,实现了法官操作行为、流程审批的全面留痕、全面监管。
同时,我市两级法院还落实司法公开网建设,设定183项法院事项全面公开,倒逼审判执行工作规范开展。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第三方司法透明度指数评估工作中,连续7年位列全国中级法院前10名。
整体智治,推动了司法效率与司法公平的双赢。2022年,我市两级法院一审发改率为1.26%,服判息诉率为92.94%,两项成绩在吉林省名列前茅。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聚焦协同办案、智慧执行等领域,用‘小切口’推动‘大突破’,全面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水平,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蓄势赋能,让数智建设带给群众可感可触的公平正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刚表示。(松花江网编辑 迟媛玮)
原标题: 科技引领 司法为民走上智慧轨道——我市两级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扫描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