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吉林市

思想引领 铸魂育人 | 点亮信仰之灯 ——我市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综述

2024-06-14 13:32    江城日报

  开栏语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

  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不断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形成了一批有典型性、启发性、创新性的吉林案例。本报今日起推出“思政引领 铸魂育人”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市教育系统用好“传家宝”、筑牢“生命线”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为扎实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

  波谲云诡的世界局势、复杂多元的网络舆论,影响着学生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如何教育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时代赋予思政课的使命。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我市以“四个思维”为导向,遵循“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一重大论断,强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积极探索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正确“打开方式”,奋力写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答卷。

  以“战略思维”构建思政课程改革新机制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做好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首要前提就是建好“四梁八柱”。

  “我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思政教育工作同步纳入对学校年终督导评价体系。”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科研课题《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机制研究》即将结题,作为该课题的主持人,船营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于洪飞说,自2021年起,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明确纳入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中。

  为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办好思政课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我市成立由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协同组织、宣传、编办、财政、教育、人社、团市委等部门,构建一体化领导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基础教育属地管理原则和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将思政课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思政课建设分类指导和跟踪督导。

  我市还印发《吉林市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设立4个工作小组,牵头推动具体工作开展;确定试点县(区)2个、试点学校6所,遴选12所中小学校参与全省大中小学“学习筑梦”思政课选修课试点,遴选18所中小学校参与全省思政课教材一体化改革,统筹推动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以“发展思维”推动教师队伍新发展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几年时间,市第一实验小学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由原来的4人增长为7人,专职率达到100%。在这7名思政课教师中,有全省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省教学新秀1人、省教学精英1人。思政教研组获省优秀学年组称号。

  近年来,我市通过对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推动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编制配备到位;通过特岗教师招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相近学科教师转岗等方式,及时补充配强专任思政课教师;支持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兼任思政课教师,鼓励学校邀请优秀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先进模范、英雄人物、“五老”讲课或作专题报告,逐步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

  “学校给我们搭平台、架梯子、压担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参培机会和交流展示平台,感觉自己每天都在成长。”市第一实验小学青年教师陈美琪入职不到3年,已经成为学校思政教研组组长,她说现在有信心讲好讲活每一节思政课,把让真善美的种子根植到孩子们的心中。

  不断夯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机制,加大思政教师专业培训力度,以赛促练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水平。

  2020年至今,我市共计举办市级比赛7场,2000余名教师参加,近50节优质课程在市互联网学校平台展播、在市级思政教学培训会上交流分享。在全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精彩一课”教学比赛中,我市33名教师获奖,其中9人获一等奖,4人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并被评为典型经验。市委教育工委在全省中小学“学习筑梦”思政课选修课“精彩教案 精彩课件”评选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主体作用,让思政课教师不仅有“守好一亩田”的责任担当,还具备“看好一片地”的全局意识。

  我市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落实倾斜政策,大力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目前,选树市级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20人,获评省级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1人,以此引导思政教师立足本岗,关注、研究、创新教学。我市建立中小学校长、党组织书记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不断增强思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获得感。

  以“系统思维”激发课堂质效新提升

  开设吉林省“学习筑梦”思政课选修课,市第九中学在我市是头一个。该校副校长纪微,也是吉林地区唯一入选教材编写的撰写者。

  “这本教材攻克了不同学段之间,尤其是中小学与高校思政课授课内容衔接贯通的难点问题,弥补了国家教材缺少地方特色的不足。”纪微说,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思政一体化的深刻内涵。努力打造“国家+地方”的特色思政课程体系,就是她今后的努力方向。

  打造“五位一体”思政“金课”,实现启智润心,把道理讲深,就要坚持以提升教师能力为基础、以强化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为手段、以优化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丰富教学资源为保障,构建“五位一体”思政教育模式,不断推进思政课建设由宽口径向深层次转变,由教书向育人转变。

  我市发挥教育学院、教科所一体化研培作用,组建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心组、思政课名师团、思政专项科研专家组、思政专项科研骨干团队,探索研究思政课教学改革新路径、新方法,引领思政课专项课题高质量研究与实践;

  依托东北电力大学、毓文中学等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研修基地,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研共训;

  结合大学区管理,建立思政课研究“科研基地校”12所、科研结对学校12所,共同促进思政学科发展。

  全市中小学将德育内容落实到各学科教学目标之中,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结合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内容,引导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注重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加强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教育,提升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提高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和合作交流能力……

  以“创新思维”拓展思政育人新途径

  马骏是第一位在我省从事革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在毓文中学任教并开展革命活动。为铭记马骏烈士的革命精神,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毓文中学成立“马骏班”。

  “马骏班”以传承百年红色文化为理念,以爱国主义教育、“四史”教育、思政教育为主要特色,融入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等课程内容,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中学生。

  学生陈思羽今年将迈入大学,经过“马骏班”3年的熏陶,红色基因已经深植于内。她说,报国之志就是前行的动力,一定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乡有用的人。

  毓文中学的“红色思政”,是我市拓展思政育人新途径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探索“思政+”融合课程建设与活动,挖掘语文、历史、地理、英语等学科的思政教学资源,跨学科融合教学设计,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协同育人。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在理论上“动脑子”,还要在实践上“撸袖子”。

  我市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力量,不断拓展思政课的教育空间,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探寻家乡工业 振兴吉林有我”教学案例设计、“吉林有个吉林市”短视频创作拍摄等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现实的直接体验,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落实到行动中,形成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联动,不断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

  实施“三早”育苗工程,让红色基因植根校园;实施“一校一案”,开展“每月一主题”特色德育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推进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中,我市“书香致远 和谐至恒”读书活动被推荐为教育部青少年读书优秀案例。

  铸国之重器,育时代新人。作为全省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地区,我市坚守育人主战场、坚定立德树人主任务、坚持教学改革主渠道,全面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在“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下,让“垂首”的孩子,变成“颔首”“抬首”的学子,最终成长为能让中华民族“昂首”向未来的栋梁。(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雪扬 松花江网编辑 孙桂芳)

原标题: 思想引领 铸魂育人 | 点亮信仰之灯 ——我市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综述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