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彭川
“小朋友们,注意看我的动作,跟着我做。”“手臂伸出去,眼睛看手指尖,非常好!”在李玲苏宁国际幼稚园宽敞明亮的舞蹈室里,市京剧传承保护中心辅导员刘子漩带着一群萌娃练起幼儿京韵操。
男娃娃们一字排开学得有模有样,女娃娃们坐在对面看得入神,几个动作做下来娃娃们换位学习。刘子漩声音和缓、动作轻慢,时不时停下来走到孩子身边耐心纠正动作。几位女幼师站在窗前,有的边看边低声交流,有的用手机拍摄教学视频。
近日,由市文广旅局主办、市京剧传承保护中心承办的“国粹伴成长”幼儿京韵操推广活动走进李玲苏宁国际幼稚园。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课,让娃娃们对国粹产生浓厚兴趣,也为幼师进一步掌握幼儿京韵操基本动作和表演要领,尽快接过教学“接力棒”积累了经验。
我国第一个京剧科班“喜连成社”诞生在北国江城,梅兰芳、周信芳等一大批京剧大师从这里走向全国、蜚声海内外。我市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繁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获得“京剧第二故乡”的美誉。今年3月,市京剧传承保护中心成立后,市文广旅局作为主管部门先后从福建、上海、北京等地引才入吉,进一步推进京剧艺术理论研究、京剧传承保护与研究、京剧公共教育等工作,指导市“喜连成”京剧团开展演出工作。
“对京剧最好的传承,是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心。”市京剧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章薇说,幼儿京韵操推广活动是我市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对扩展京剧公共教育覆盖面的有益探索。
为了做好推广活动,市京剧传承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遍访城区各幼儿园,开展了一个多月的专题调研,详细介绍活动形式、内容等情况,
听取意见建议。与此同时,把攻克幼儿京韵操创编难关的任务交给了业务骨干刘子漩。在她的努力下,配以欢快节奏的歌曲《唱脸谱》,融入兰花掌、顺风旗、山膀等京剧基本动作,形式和内容明显区别于传统体操的第一套幼儿京韵操很快过审“定版”。7月25日开始,首批参与推广活动的5家幼儿园派出50名幼师接受集中培训,并把幼儿京韵操正式带进课堂。
课堂上,娃娃们跳得开心、学得起劲,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稚气和活力。幼师将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分享给家长,让他们看到自己孩子专注、认真的学习状态。
“孩子们年龄小,动作不要求做得很完美。学习幼儿京韵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提高学习兴趣。”幼师沙威威说,先让孩子们观看视频了解京剧文化,再逐步教动作和表情。孩子们的模仿能力都很强,进步飞快。
“京剧是我们家乡的一张靓丽名片,弘扬国粹艺术是每个吉林市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园长王丽艳说,目前园里每天安排一堂幼儿京韵操课,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参加,很多家长也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
今年是牛子厚创办“喜(富)连成社”120周年,我市将以此为契机,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开展丰富多彩的京剧艺术月系列活动。幼儿京韵操推广活动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推广深入开展,幼儿京韵操教学将很快实现城区公立幼儿园全覆盖,并与京剧进校园、京剧展演进场馆、京剧节目进景区一起持续掀起“京剧热”,让北国江城的文化沃土焕发出新的活力。
(松花江网编辑 陈世新 初审 张勇军 复审 李明丹 终审 王久权)
原标题: 稚子习国粹 京韵润童心——“国粹伴成长”幼儿京韵操推广活动现场见闻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