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吉林市

黑土地上绘新景——从农产品展销会看我市“三农”新变化

2024-10-16 13:19    江城日报全媒体

  稻菽千重浪,江城好“丰”景。

  临近十一,在人民广场举办的为期5天的市特色农产品金秋展销会观展人数超过预期,现场各类产品实现交易额近500万元。展会上,杂粮、果蔬、肉蛋、饮品等特色农产品颇受青睐;而来自我市“三农”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更是大放异彩,赚足了人们关注的目光。

  展销会组委会负责人——市农产品加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冯其永是第一次组织这样的展会:“5天的时间尽管短暂,但它就像一面镜子,让人们欣喜地感受到了我市‘三农’发展的变化和蕴藏的活力。”

  “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展会期间,车行江城,满眼皆绿,松花江与其大小支流汩汩流泻的江水是绿,而日新月异的村舍、田野也无不是心旷神怡的绿。

  展销会场外充满“绿”的力量,展会内亦是“绿”意涌动。

  市众磊养殖公司的蛋养鸡实现了无抗生素养殖,产品通过了国家级无公害认证,舒兰的大米、黄松甸的木耳……每样农产品都有自己的“绿色秘籍”——环保、循环、生态。这些关乎“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都能够在展会上寻得具体的案例。

  “守住好山好水,才能擦亮农业底色。”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潘明介绍,参加展销会的都是我市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企业、种养大户,他们的发展过程就是我市农业产业“布局向优、向绿转变”的实践过程。

  其实,长白山木耳、吉林大米、舒兰白鹅……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土特产!可过去,有哪一个成为农民增收的硬通货!潘明坦言:“我市众多农产品成名已久,可长期粗放发展,好产品没长成大产业。而现在,一个‘绿’字,让江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一下子坚挺起来。”

  通过对症下药,低端产业减下来,高效农业多起来——“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我市已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国家级产业强镇10个、国家级特优区2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3个;全市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分别达到31个、227个和181个。永吉柞蚕蛹虫草、万昌大米、舒兰大米、黄松甸黑木耳、桦甸黄牛肉等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舒兰大米、万昌大米上榜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单。

  科技赋能“量质”齐升

  步入农机展区,无人驾驶农机十分“吸睛”。“操作简单、作业质量高,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市军星农业机械公司的销售人员表示,“现在很多种粮大户都用上这款农机了”。

  “面朝黄土背朝天”,传统生产方式不改变,农业就难以摆脱弱质化。怎么转变?我市将先进要素注入农业,由此催生出一系列化学反应。

  万昌镇种植的12.5万亩水稻已经实现了从播种育秧、深翻整地,到施肥插秧、肥药喷洒,再到收割入仓、磨米包装的全过程机械参与。改变农业弱质性,离不开关键技术。智慧农机,是最能体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农机补短板三年行动,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应用推广,农业生产智能化、设施化、精细化水平稳步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达到86%,加速从服务粮食生产向果蔬、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拓展。

  改变农业低效现状,离不开模式创新。

  沿着田间小路,放眼望去,万亩水田蔚为壮观。昌邑区春新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春新把水渠、电、通信基站建起来,把硬化路修到了田边,在高标准农田里发展稻蟹、稻鱼、稻虾多模式的共同种养。“如今农田成了聚宝盆。”张春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搞共养,一亩的收入足足翻了三四倍。” 

  展销会上,这样的新模式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询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保守估算,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能够为每公顷耕地增加效益1.1万元到1.4万元。

  实现高效农业,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夯实。2023年末,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12万亩,今年以来,新建高标准农田任务87万亩,通过超长期国债项目申报,年内新建面积将增加到154万亩。

  与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步,我市相关部门在“良田、良种、良品、良技”的集成运用上发力,让我市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实践更具底气、更接近绿色的底色。

  长期以来,农产品难以走出“多了”“少了”的怪圈——少了,一窝蜂种;多了,一窝蜂砍。现在,我市农产品新销售渠道的拓宽也搭上了“黑科技”的快车。线上“松江红”第一书记代言微商城,结合自身资源开展线上直播活动,涌现出“蜂蜜书记”杨贺然、“花果山女王”马小涵、“灵芝小哥”栾洪伟等一批代言骨干,让吉林市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

  富口袋也“富”脑袋

  乡村振兴绝不仅仅是产业振兴,如果农民口袋鼓起来了,脑袋还是空荡荡,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展销会上,各展台在展示农产品的同时,也展示出了近年来我市在乡村发展上重颜值、更重气质的成果。

  市委组织部相关人员刘嘉琦表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不仅让农民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不但要生活好,还要风气正。

  在磐石市阜康街道创业社区的道德积分超市,超市负责人拿出商品发放表:李文用90分换了肥皂、牙膏、黄豆酱;刘友用100分换了食用油、洗衣粉……仔细翻看,兑换记录写满了好几页纸。磐石市相关负责人说:“道德积分超市的出发点,正是通过奖励好媳妇、好婆婆、文明示范户等,来推动好乡风。在磐石,就连续出现了多位‘江城好人’。”

  “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舒兰市各乡村的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舒兰市驻村第一书记协会会长杨贺然说,“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过去不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晚饭后没事干,就是打牌甚至赌博。而现在说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变化‘翻天覆地’,这不夸张。”

  如今,在我市广大乡村有了文化乐园、大讲堂、小广场、篮球场……村民们都被吸引到这里来了,看看书、上上网,参加体育活动,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密了,奋斗的劲头也更足了。

  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带来的是“三农”事业发展。目前,全市登记备案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近1.9万户,培育农民企业家198人、种养能手2.1万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3900家,农业规模化经营比例达到62.6%,服务小农户8.6万户。一批热爱农业、关心农业、发展农业的能工巧匠,一批具有农耕特质、江城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步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

  全媒体记者 张春和 通讯员 李笑楠

  (松花江网编辑:曲施潭 初审:张勇军 复审:李明丹 终审:王久权)

原标题: 黑土地上绘新景——从农产品展销会看我市“三农”新变化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