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吉林新闻

《中国环境报》头版:吉林省守护好查干湖绿色发展“金字招牌”

2022-07-27 08:37    网信吉林

  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期间,来到了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习近平总书记乘船沿途察看查干湖南湖生态环境,不远处,数十名渔场职工正在拉网捕鱼,热火朝天,大家齐声向总书记问好。职工乔国良当时正在水里干活,说起那一年的场景,他依然很激动:“总书记祝福我们‘年年有鱼’。”

  “总书记说的‘年年有鱼’,是美好的祝福,也是殷切的嘱托。”7月的查干湖,微风轻拂湖水,粼粼波光中,乔国良在网里看到一条小鱼被挤在大鱼中间,他把小鱼挑出,放回湖中。“我们现在‘抓大放小’,把网眼扩大到6寸了,碰上春天增殖放流的小鱼就撇回湖里,冬天再捕,这样年年有鱼。”

  朴实的话语体现着渔民们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咐,身体力行守护好查干湖绿色发展的“金字招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查干湖时强调,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

  近些年来,查干湖的生态环境日新月异,水丰鱼美,满眼皆绿,处处美景。这一切源于吉林省下大力气,花苦功夫,保护生态治理湖水,反哺生态旅游,造福一方百姓,走出了一条绿色新路。

  “死泡子”变“活水湖”:绿色治水打造有机生态共同体

  位于吉林省松原市的查干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辽阔充足的湖水是查干湖鲜鱼的源头,也是美丽环境的根本,更是查干湖生态保护的核心。

  水质怎么样,世代生活在查干湖畔的居民更有发言权。家住查干湖屯的尚影经营了一家鱼馆,半米长的大瓷盘盛着30多斤重的胖头鱼。“现在查干湖是活水,鱼更鲜啦。”热气腾腾的大鱼博得游客满堂彩,尚影则称赞起了湖水的变化。

  “原来的水,可不这样。” 尚影回忆称。20世纪70年代,上游断流,查干湖几近消失,四周风沙肆虐,环境恶劣。为了生计,渔民们把仅有的湖水盛出来,熬碱卖钱。后来,干部群众肩挑手抬,历经8年修出一条引松渠,松花江水源源流入,大湖重新恢复生机。

  但和其他淡水湖相比,查干湖的水有点不一样。这里地处天然盐碱地,农田环绕大湖,面源污染较多,水体置换慢。

  “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查干湖时的殷殷教诲,成为查干湖绿色发展的主基调。4年间,吉林按照引水、修渠、利用湿地自然过滤的方案,将查干湖与周边水体通盘考虑,形成水体自然流动的有机生态共同体。

  问湖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查干湖东岸引来水库水,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累计实施河湖连通重点项目24个,北岸启动建设湿地恢复工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近10万亩,西岸修建农田退水自然沉降,保护区内种植荷花、蒲草、芦苇,发挥水生植物的降解作用。

  经过湿地过滤、自然沉降的查干湖,与嫩江、松花江通连,“死水”变“活水”,动态循环水系三年就可将水体整体置换一次,地处天然盐碱地的查干湖水质已提升至Ⅳ类。

  绿色思路带来显著成效,查干湖水更清、鱼更肥了。截至目前,查干湖捕鱼量已逾350万斤,同比增长10%,销售收入有望达到3500万元。“好水出好鱼,谁吃谁说好。”尚影家的鱼庄也从早年间只能摆4张桌的一间平房,升级成200平方米的“渔家乐”,年收入超20万元。

  “独角戏”变“齐喝彩”:生态旅游擦亮“金字招牌”

  查干湖旅游以冬捕闻名,但单纯仅依靠冬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难以做大做强。如何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丰富旅游项目,让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为守护这一浩瀚大湖,松原市下了大力气。查干湖保护区内,腾退影响生态的旅游设施、产业,减轻核心景区负担;保护区外,建生态小镇,开国内航线,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为景区减负,从2018年起,当地陆续迁出了查干湖周边所有畜禽养殖场,生态移民117户,退出23个影响湖区环境的旅游项目,景区内违章建筑物、无法连接污水管网的建筑、景观大路两侧大棚及附属用房等3.3万平方米影响生态的建筑被尽数拆除。查干湖的原有自然风貌与美景得以保护与展现。

  查干湖在保护中发展生态产业,借“生态品牌”打造“旅游品牌”。距离查干湖保护区13公里处,生态旅游小镇应运而生。

  “景区周边餐饮质量参差不齐,住宿条件不一。”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高洪忱对记者说,“小镇的出现,可以倒逼经营者提高标准,良性竞争,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现在的查干湖,不再是靠鲜鱼唱起旅游的“独角戏”,各类新兴旅游百花齐放。在2月12日举办的查干湖冰上越野滑雪马拉松赛中,来自黑龙江省的参赛选手费明辉说:“整个参赛过程特别愉快,不但能体验运动的快乐,还能欣赏到查干湖的美丽景色,我会向身边更多的朋友推荐查干湖。”

  生态旅游的好口碑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近三年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2亿元。2021年国庆假期,短短7天查干湖景区就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9000万元。

  “不理解”变“我保护”:绿色理念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年均蓄水量7亿立方米的查干湖水丰草美,周边良田万顷,夏季风景优美,冬季人声鼎沸。可在刚开始进行生态治理时,群众对绿色理念还有许多不理解。

  “保护环境就要禁止旅游?新装修的饭馆,投资会不会打水漂?”“说的都是保护,和旅游有啥关系?心里挺慌的。”系统治理之初,开民宿的、开饭店的、开小车接送游客的……傍着查干湖“吃饭”的群众议论纷纷。当地干部表示,那时群众的环境意识还不够,大家觉得搞生态环境保护费钱费事,开展保护工作有阻力。随着生态环境逐步变好,争议也逐渐消散。鱼肥了,生活环境好了,接待游客多了,生态保护带来优质生态产品,惠及百姓。

  查干湖的碧水化成“金山”,四季美景坐迎八方来客。来查干湖的南方省份游客数量增长明显,景区用工量增多,带动了周边3个乡镇、30多个自然屯的就业,景区年用工量近5万人次。三年来,周边村民人均年增收1.6万元。

  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群众过上了“年年有鱼”的小康生活,从局外人变成受益者,从旁观者变成赞同者,参与治理、享受治理成果。

  这样的绿色理念,不仅深入周边群众内心,更扎根在查干湖温柔的水波中。查干湖渔场的职工们把4寸的细眼渔网改成6寸的宽眼大网,抓大放小,育捕结合。2021年38斤重的头鱼拍卖所得299.99万元用于购置查干湖春、秋两季增殖放流的鱼苗,2022年4月,70万斤、约700万尾鱼苗投入湖中。

  “以水养鱼,以鱼净水”,取之于水,反哺于水。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提升生态质量,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查干湖真正实现了“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松花江网编辑 徐涛)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