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白山松水仍覆盖着皑皑白雪,但广袤的黑土地上已然澎湃着勇挑重担、奋发前行的滚滚热潮。
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释放重农强农强烈信号,农业大省吉林全面发力,抢抓吉林机遇。
全面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推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上规模、建设“十大产业”集群、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坚决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重任,率先建设农业强省。吉林,从春天出发,一刻都不停步。
为国家守好“黑土粮仓”等不得慢不得
育苗大棚里紧张忙碌,农资市场里人来人往。平整土地,疏浚沟渠,选种购肥,整修农机……眼下的松辽平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幅备春耕、忙发展的动人画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吉林省迅速制定省委一号文件,从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黑土地保护等方面深化配套措施,全面推进顶层设计、政策谋划和工作落实。”吉林省副省长韩福春说。
开年就开跑,起步即冲刺。春节刚过,全省接续召开多个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主要负责人密集到农村、农业科研院所深入调研,对全省“三农”工作进行部署。在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等11位专家学者围绕盐碱地高效治理与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吉林力度不减,步伐不停。“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传递出吉林要走在前、开新路、作示范,率先在全国建设农业强省的信心和决心。
筑牢大国粮仓,加强供给保障是关键。全省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力争达到9000万亩,总产稳定在800亿斤以上。
保障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是抓手。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378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3500万亩。
粮食生产,命脉在水利。大中型灌区等重点工程概算总投资1200亿元以上。
农村要富裕,产业需振兴。推动“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上规模上水平,全年肉牛饲养量发展到770万头。
……
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等不得慢不得坐不住,全省各地拉满弓张满弦,奋力抢抓新机遇,干出新气象。
投资100亿元,引入4个院士团队,与中科院等15个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签订重点项目6个……坐落在公主岭市的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长春农高区”)获批不到一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肉牛良种繁育融合示范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等已具雏形。
“省里全力支持长春农高区开展首创性探索和实验,我们以专班专线机制推进,超常规运转。”长春农高区专班成员王海成说,现在几十个项目在谈,每天都有新进展。
实行一线“赛马”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省各产粮大县你追我赶。
“1月份种子入库率已经超过50%,化肥超过30%。”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郎晓峰说。榆树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去年粮食产量达62.2亿斤。
今年除完成上级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7万亩,榆树还投入1.29亿元建设3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榆树要抓住机遇,走在全省前列。”郎晓峰说。
企业看准了就要甩开膀子干
机器轰鸣,传送带穿梭。刚建成不久的吉林省鸿翔种业有限公司制种车间里,生产热火朝天。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得益于吉林6个方面19条政策支持,鸿翔种业快速发展,已闯入全国玉米种子销售前五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吉林省提出发挥生物育种联盟作用,开展联合攻关和联合选育,鸿翔种业发展信心更足。
企业负责人贺伟说,今年不仅要扩大育种面积,再上一条生产线,还要建立种子研发中心、科研实验站。“我们要打造中国玉米种业‘硅谷’。”
放开手脚,让一切有利于“三农”的活水涌流。记者在吉林大地采访,一个突出感受是企业家信心更足,胆子更大。
“今年要对接大型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力争改造盐碱地5万-10万亩。”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修强说。
近年来,吉林省深挖耕地后备资源,大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商资本等参与西部土地整治项目,昔日的不毛之地正成为新的粮食增长极。
“政府奖补资金加上水稻的产出,可实现12%到15%的收益。”潘修强说。今年是他在大安市投资改良盐碱地的第7年,去年他干脆把户口迁到了大安。
看准了就要甩开膀子干。“以前光种粮,今年要转变思路。”在乾安县大遐畜牧场,除副场长赵君留守,三位主要负责人分赴山东、上海等地洽谈项目。
吉林粮食生产优势突出,但一二三产关联度融合度不高,产业链集聚力整合力不强。今年省委提出强龙头补链条,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
在政府引导下,大遐畜牧场今年开始谋划增加鲜食玉米种植及加工业,升级产业链,由一产向三产融合转型。
让群众的激情充分迸发
这几天,长春晨晖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刘臣正忙着制作PPT课件。他又研制出一款新式条耕机,正急着去各个合作社演示讲解。
吉林省近年来大力推广黑土地保护耕作技术,但农机不配套始终是一个掣肘的因素。“我想自己研制农机具。”刘臣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吉林省有2375万人口,农民有870万。避免“政府干,农民看”,就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激发群众智慧,大胆干、勇敢闯。
省市农机站大力支持,不少技术员下来帮忙。新机具边使用边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庄稼人认可。现在,“刘臣牌”条耕机已卖出2000多台。
离春耕开始还有2个多月,在全国产粮大县农安,乾溢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徐国臣忙得“脚打后脑勺儿”。从提供先进耕作技术、农资团购到组建财务团队理清账目……联合社管理越来越规范,服务也不断升级。
为破解土地分散、小农户难以对接大市场等问题,近年来吉林省持续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9方面36条措施,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目前,吉林全省社会化服务组织已发展到3万个,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6300万亩。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给我们联合社吃了‘定心丸’。”徐国臣说,今年成员社又增加了100多个,达到370余家,仅托管土地就达1万多公顷。
2月的东北,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试验田还是雪盖冰封,坐落在海南的农科院南繁育种基地,玉米、水稻已经抽穗灌浆。
“这边正是育种加代的关键期。”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郭中校一边通过视频向记者展示试验田,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本院那边,加快科研体制改革的方案也已经进入了审批阶段。”
“突破前进路上的各种障碍,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吉林省一定会迎来大丰收的又一个春天。”郭中校说。
(松花江网编辑 徐涛)
原标题: 潮起正是奋进时——吉林开年建设农业强省一线观察之一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