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子厚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小学一年级课本中的内容,教育大家在做任何事情时,不要忘记前人的恩泽。对于京剧界来说,一个演员成名与否,都不能忘记传道授业的老师和培养自己的戏校(科班)。这就使我想起当年吉林城富甲一方的牛子厚——喜连成科班的创始人。
牛子厚家境殷实,三代财富集于一身,15岁时就承担起家族的重任。经过多年的打拼,牛氏家业日益壮大。除在东北三省财产丰厚外,牛子厚又将“升”字号带到北京。他落户在北京,在前门打磨厂附近创办了“源升庆”银号。这家银号地处京剧异常活跃的地带——大栅栏。喜好摆弄各种乐器的牛子厚,常常出入大栅栏的戏园子。“源升庆”的掌柜刘寿清是戏迷,与艺人们多有来往。经他介绍,牛子厚结识了京剧泰斗“谭派”创始人谭鑫培。二人很快发展成为忘年交。
这一年,牛子厚预备为母亲办寿,敦促刘掌柜组织一堂京剧演员到吉林城演出。刘掌柜请谭鑫培代为“攒人”。由姚增禄、刘永春、刘春喜、崔灵芝、宋起山、苏雨卿、十二红等艺人组成了演出队伍。叶春善当时是“源升庆”的茶房。他本工末行,平日演出少,生活艰苦。得知艺人们要到吉林城演出,他找到刘掌柜,表示希望加入演出队伍。刘掌柜见他平时勤快,又是京剧门里人,就同意了他的恳求。吉林城之行,演出很成功。吉林城百姓欣赏到了“京朝派”京剧的风采,演员们也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牛子厚每日出入戏园子,在和艺人们的交谈中了解到,受时局的影响,演出市场萎缩,老艺人凋零,后继人才匮乏,京剧的发展陷入窘境。牛子厚于是决定在吉林城办一个京剧科班。后来,考虑到北京特有的京剧环境,他决定将科班办在北京,并委托刘掌柜在“源升庆”银号出资,支付学员的衣、食、住及医疗方面的开销,还有师资的费用。梅兰芳在自传《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写道:“当时不要说是头路演员乏人,就是二、三路演员也是匮乏的。”
回到北京的刘掌柜着手筹备办京剧科班的事。他首先请谭鑫培出任名誉社长,然后恳请武生前辈姚增禄为学员们授艺。刘掌柜首先在牛家办的孤儿院中,挑选了几个小孩,由姚增禄来调教。这便是当时尚未取名的科班雏形,这一年应为1901年。
既然办起了科班,就应按牛家的字号取名。起初,牛子厚在长子、次子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定名“喜连升”。不久,牛子厚又添一子 “成贵”,便将其名字也加入其中,将科班易名为“喜连成”。
喜连成科班在姚增禄主持期间,因为其在梨园行威望很高,大家很快就知道了喜连成这个新成立的科班。一年后,姚增禄与梅巧玲的弟子姚意云组织起鸿庆奎班社出外演出,将喜连成科班的主持权交给牛子厚新选定的叶春善。喜连成科班聘用的教师多为当年来吉林城演出的人员,如宋起山、苏雨卿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牛子厚认为,成立科班就要像生意铺子那样,要有“店规”,便请他的亲属崔时藩拟定了一些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经数人修改、补充,确定后公示,以便教学。
初期的喜连成科班还不具备演出的实力。梅兰芳、周信芳、贯大元、林树森等人,已学戏多时,但缺少合作演出的伙伴。喜连成科班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借台练戏”的平台。这些人当时只是在演出前才和科班的学员一起走台,其余时间都找各自的教戏老师,不受科班的管理,属于编外学员。但正是这些带艺入社学员的加盟,使喜连成科班很快在社会上和京剧界赢得名声。
牛子厚见喜连成科班已经颇具规模,便携带家眷来北京与已经结为姻亲关系的叶春善聚首,形成了东家牛子厚、主持叶春善、教学萧长华“三足鼎立”的格局。至此,教学规范、名师众多、弟子如云、影响深远的喜连成科班正式打响。
牛子厚对喜连成科班,无论是学员的选定,还是剧目的设定,特别是在发展方面的决策,是煞费苦心的。他将牛家的所有生意都交给长子牛翰章经营,将收益的部分资金用于喜连成科班的发展。教师的工资、服装的添置、道具的购买、学员的吃用等,都由牛家来支付。后来,号称“外馆”的沈家介入,但沈家在资金方面的投入是微乎其微的。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萧长华回忆:“沈家派人用车往家拉钱。”看来,沈家根本不管喜连成科班的生存。
作者:封杰
作者单位:国家京剧院
(松花江网编辑:曲施潭 初审:张勇军 复审:李明丹 终审:王久权)
原标题: 牛子厚与喜连成科班(一)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