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拉法街砬前村,沿着村路向前,旁边便是玉米地。时下,大多地块已经收割完成,广袤田垄,覆着一层厚实的秸秆粉末,静待明天春耕。仔细看,偶尔还能发现几穗被遗落的玉米。
早上八点半,几位村民正等在齐双家门口,“齐大哥,收拾好没,就差你啦!”
村民齐双嘴里应着,手拿绒布轻轻擦拭单反相机镜头,扣好镜头盖,镜头朝上,一手托底,轻轻把相机摆进包里,小跑出门,“走走走!”
秋收结束,农民们,在忙活啥?
《收工》齐双/摄
今年69岁的村民齐双,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我们都喜欢摄影,刚忙完了地里活,哥几个约好去隔壁村拍秸秆打捆。”齐大哥说,蓝天白云,现代农机,金黄秸秆,经由压实打包,变为一个个方正的饲料包。这些农家活计,在齐双眼中,是独属于乡村的摄影富矿。
路上,“你看那个小山包,秋天都是红叶,可出片了。”齐大哥边给记者介绍村里风光,边唠起自己的事。
《红叶寄情》田宇/摄
年轻时,齐大哥曾是村里的放映员,“当时,我放了好多风景纪录片。看着人家摄影家拍的名山大川,我就老想,咱村里也美,这些‘小山小事’我能不能拍?”
30多年前,齐双“一狠心”,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海鸥4d,一百多块钱,黑白胶片机。要知道,当时城里工人工资一个月也就100多块啊。”
不同于如今齐大哥手里的数码相机,即拍即看。胶片机“洗出一张是一张,每一张都是钱。”起初,构图不佳、光线过曝、画面模糊……照片各有各的问题,齐双意识到“摄影真是门学问”。
有热情,有风光,有设备,可农民做摄影,技术从哪学?
齐双自己买书,和村里的摄影爱好者交流,背着相机去镇里请教。“就是喜欢,趁着农闲,下笨功夫。琢磨了小十年,片子才拍得好一点。我就投给报纸,挣稿费,这才见着回头钱了。”齐双笑言。
《赶集》刘太东/摄
付出有了回报。1996年、2013年齐双两次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2010年,全国首届“农民眼中的新农村”纪实摄影大展中,齐双有两幅作品获奖。
“农民摄影,不容易,投入多、回报慢、耗精力,还有人觉得是‘装高雅’。”回忆起最初的十年,齐双直言不讳。“能坚持下来,最重要的是,有氛围,有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在蛟河市,和齐双一样的农民摄影师有80余人。
“现在,村里想学摄影的人多了,学摄影也容易多了。”2013年起,吉林省摄影家协会陆续开始送课下乡、组织农村摄影志愿者小分队、专门为农民举办摄影展、设立农民摄影讲习所……
除了农民摄影日渐获得认可,农民摄影家们也实现了让家乡“山川农事”为更多人所知的愿望。“他们把美景、生产生活用镜头表现出来,这些图片带火了旅游产业。”当地著名旅游景点之一“蛟河红叶谷”,最初就是由农民摄影师发现并拍摄的,蛟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负责同志介绍。
《湖之情,花之海》卢大千/摄
“呦,到了。”汽车停下,机械轰鸣,田野上,焦黄泛白的玉米秸秆正被卷进机器。秸秆,从“无用垃圾”到农田肥料、牲畜饲料;农活,从人工到机械。三十几年来,齐双的镜头里,记录着乡村之变。
“今天,不光拿相机拍,等会打算拿手机拍两条小视频,乡村摄影更得跟上变化。”调整好相机参数,齐双乐呵呵地走进田野。
(松花江网编辑 李明丹)
原标题: 观长白丨村民齐双拍摄的“幸福生活”
反侵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书面许可,擅自转载本报社作品的,将涉嫌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为规范网络转载行为,制止非法侵权转载,本报社郑重公告:
一、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著作权归属于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的原创内容,必须事先取得江城日报社书面授权;
二、对侵犯江城日报社(包括《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松花江网、吉林乌拉圈等)著作权益的违法行为,本报社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
三、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提供侵权线索:
程律师(法律顾问)0432-62223777
武文斌(版权合作)0432-62523496